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是有傲气的,不愿让自己大孙认祖归宗还是他求来的,他更有底气,认为他大孙凭借这五年的功绩不用他通气也足可以得到这些文人的支持了。
只有他大孙凭自己本事得到这些文人的支持,那他大孙将来才能够顺风顺水。
武官拜跪相迎,只剩下文官了,他们明晃晃站在那里从哪儿都有些碍眼。
其实文武百官中,不仅仅只有六部几个尚书实实在在与朱大福打过交道,凡有资格上奏章的几乎都应与朱大福在朝政之上有交集的。
毕竟朱大福批阅了这么多奏章,是有很大几率批阅到他们的,他们几乎都见识到了朱大福的理政能力,加之朱大福这几年的功绩,朝中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对朱大福也是认可的。
排山倒海的高呼,即便是身处后面品级较低的文官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他们位卑言轻,前面的那些上官不做率领,他们即便做了表态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说,还会被上官记恨给将来的仕途带来阻碍。
就这样,后面品级较低的文人等着前的上官表态,而前面的这些上官正在权衡利弊。
这些爱惜自己的羽毛胜过生命,他们同时也有一个臭毛病,那就是与皇权对着干。
被廷仗,被杀头那都是荣誉,家乡士绅会出资立起牌坊,名垂青史,世代蒙阴。
当然,若是为了依附皇权首鼠两端之人也会被钉在耻辱柱之上,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说,这些文官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这个利益对自己的名声有何影响。
喜欢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请大家收藏:(www.feisuxsw.com)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飞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